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
近年來,東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定扛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責任,創新實干、事爭一流,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大美自然建設,聚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建品牌,形成一系列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受到上級黨組織和社會群眾充分肯定。市局連續三年綜合考核為好等次,持續保持“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狠抓補鈣鑄魂,感悟自然之光。東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充分發揮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領學作用,與東營區委、城投集團黨委開展結對互學活動,舉辦大自然之聲講座12期,開展黨組織書記講精品黨課、科室長講業務、黨員講微黨課、老黨員講傳統“四講”工程,實現各類型精品黨課宣講全覆蓋,引導黨員感受信仰之光、自然之光的真理力量。市局《一張地圖、一枚勛章》《河海存證》等黨課宣講作品先后獲全市“喜迎黨的二十大、創新實干爭一流”主題黨課大賽及“中國夢·新時代·新征程”百姓宣講大賽二等獎,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推動全面過硬,夯實自然之基。局黨組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通過抓制度規范、典型示范,著力打造全面過硬戰斗堡壘!拔覟槿罕娹k實事”實踐活動先后被《新聞聯播》和人民網點贊;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黨總支被表彰為“東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濕地保護中心黨總支被命名為首批東營市機關黨建示范點;市局被國務院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自然資源部授予“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先進集體”。
科學選賢任能,發現自然之星!笆陿淠,百年樹人!本劢剐聲r代新征程自然資源和規劃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通過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隊伍,涌現出全國林草系統先進個人、全國綠化獎章、山東省青年科技獎、東營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市突貢專家等一批人才。自機構改革以來,市局38人獲高級職稱,6人入選省級以上專家庫,75人次受到國家部委、省、市表彰表揚,為推動自然資源和規劃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推進改革創新,攀登自然之峰。聚焦機關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科學把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特點規律,把抓中心工作完成、重大任務落實作為檢驗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試金石,推動形成黨建業務“一盤棋”的自然資源模式!岸鄿y合一”工作經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典型案例材料經省委改革辦刊發并報中央改革辦;內陸濕地調查、測繪專項自主可控2項國家級試點順利通過專家驗收;山東省首家齊魯衛星地面站和衛星遙感應用中心落地東營;東營市無人機賦能自然資源管理項目獲省級試點;市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創新實干先進集體”稱號,改革創新“關鍵一招”讓走在前、作表率“第一方陣”效應充分彰顯。
厚植為民情懷,唱響自然之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幸福家園建設及基層治理,扎實開展鄉村規劃編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創新實踐“海河暖陽”“海河怡園”等“雙報到”共建項目,高標準做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配建規劃審查、林業有害病蟲防治。持續優化登記財產營商環境,高標準完成不動產登記和水電氣暖“無感過戶”項目、涉及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的登記事項一次辦好全省“揭榜掛帥”任務。走進“行風熱線”傾聽群眾訴求,深入田間地頭化解民生煩憂,春風化雨式地工作把幸福送到群眾心里。
嚴守紀律規矩,執好自然之盾。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守好政治安全、糧食安全、安全生產、意識形態、社會穩定等一切底線!笆濉睍r期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全省第一。劃定海岸建筑退縮線,成為全省第一個,也是唯一通過審核備案的地級市,全市新增產業用地面積約4萬畝,有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監督,沿黃生態廊道監督平臺獲省級自然資源數字賦能創新應用大賽二等獎。打造“東易登”“自然資源小衛士”“聚智在線·聚力成蝶”“河清海晏·法潤自然”等多個執法普法品牌,被自然資源部確定為全國首個基層法治聯系點,讓“國之大者”“法潤自然”有了東營實踐。
實施系統聯建,共筑自然之美。認真踐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要求,探索形成超前謀劃、提前介入、靠前落實的“三前”工作模式,破解要素保障堵點難題。扎實推進沿黃生態長廊、黃河三角洲濕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黃河三角洲草原極高火險區建設、國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世界銀行貸款東營市黃河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二期)等重點項目。深入實施部省市縣機關黨建“四級聯建”,叫響“創新實干、大美自然”品牌,合力打造全系統黨建示范帶,讓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根植人心,共同繪就現代版的大美東營新畫卷。
擎旗奮進新征程,創新實干譜新篇。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展現新作為,為服務保障高水平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新貢獻。(扈丙森)
初審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馬寶濤